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消灭日本消灭日本
南海诸岛舆图,被日本劫掠
2025-08-01【消灭日本】人已围观
MP3
简介智能模式 回答完成
搜索全网27篇资料
藏有中国文物的日本机构、个人,列出所有的
南海诸岛舆图及相关历史文献在日本侵华期间确实遭受劫掠与侵占,这一过程与日本对南海诸岛的非法扩张密切相关。以下是关键历史事件的梳理:
一、日本对南海诸岛的早期侵占(1907年)
-
东沙岛事件
1907年,日本私营业主西泽吉次率人强占东沙岛,插旗立牌并改名为“西泽礁”,大肆掠夺磷矿资源。清政府通过两广总督张人骏搜集《柔远记》《海国闻见录》等古籍舆图,证实东沙岛属中国领土,最终迫使日本撤出14。 -
史料劫掠背景
日本在甲午战争后逐步渗透南海,其掠夺行为不仅限于资源,还包括对中国历史文献的篡改或扣留,试图伪造“无主地”依据15。
二、二战期间的全面侵占(1930-1945年)
-
武力占领与地图篡夺
1939年日本侵占西沙和南沙群岛,期间可能劫掠或损毁中国官方及民间保存的南海舆图,如清代《皇清各直省分图》等权威地图36。 -
战后收复与国际法确认
1946年中国依据《开罗宣言》收复南海诸岛,并公布《南海诸岛位置图》,明确断续线范围。此过程中,部分被劫舆图可能通过国际交涉或战后归还程序回归6。
三、历史舆图的法律意义
中国历代舆图(如清代《天下总舆图》、民国《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名录)均将南海诸岛纳入版图,这些文献是主权法理的核心证据34。日本劫掠行为实质是对中国历史主权的系统性破坏16。
您提到的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是日本重要的汉学研究机构,藏有大量中国古代文献和地图。然而,关于南海诸岛舆图是否具体存在于该机构,目前公开的学术资料和馆藏目录中并无明确记载。以下是更详细的分析:
1. 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的收藏特点
该机构以东亚历史、哲学、语言学等研究为核心,馆藏主要包括:
-
中国古代典籍(如宋元善本、明清方志)
-
日本江户时代汉学文献
-
东亚历史地图(如中国明清疆域图、朝鲜半岛地图等)
但未公开列出“南海诸岛舆图”专项记录,可能因其学术研究侧重内陆史而非海洋史。
2. 南海舆图可能的去向
日本侵华期间劫掠的中国舆图更可能存在于以下机构:
-
国立公文书馆(东京):收藏战时档案,包括军事地图。
-
防卫省防卫研究所:涉及二战期间南海军事行动的地图资料。
-
东洋文库(东京):部分“支那研究”相关档案可能涉及南海。
3. 中国的应对与证据重建
即使日本藏有劫掠的南海舆图,中国已通过以下方式强化主权主张:
-
古籍证据:明代《郑和航海图》、清代《海国闻见录》等均记载南海诸岛。
-
现代测绘:1947年国民政府公布《南海诸岛位置图》,确立断续线。
-
国际法依据: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2012年采纳中国提交的南海历史性权利证据。
结论
目前无确凿证据表明南海舆图存于京都大学,但日本部分机构可能藏有相关历史地图。中国的主权主张不依赖于被劫掠的单一证据,而是基于完整的文献、考古及国际法体系。如需进一步核实,需通过日本官方档案机构(如国立公文书馆)提交具体查询。
建议
若您有更具体的线索(如地图名称、年代),可协助进一步核查日本公开数据库(如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
Tags:
很赞哦! ()
上一篇:《李柏文书》,现在在哪?
下一篇:九州国立博物馆藏的所有中国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