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消灭日本消灭日本

日本永青文库,藏的中国文物,列出全部明细目录

2025-08-01【消灭日本】人已围观 MP3

简介智能模式 回答完成
深度思考完成 用时80秒,搜索全网30篇资料

藏有中国文物的日本机构、个人,列出所有的

根据搜索结果,以下是日本永青文库(Eisei Bunko)所藏中国文物的分类详细目录及相关信息:

一、博物馆基本信息

  1. 机构背景
    永青文库由日本细川家族创立于1950年,位于东京都文京区目白台1-1-1,是日本重要的私人博物馆之一。其收藏涵盖细川家族14世纪以来积累的文物,包括8件日本国宝和32件重要文化财,中国文物以书画、青铜器、陶瓷为主1521。

  2. 汉籍捐赠
    2018年向中国国家图书馆捐赠4175册汉籍,包括失传千年的唐代《群书治要五十卷》天明七年(1787)刻本,以及清代学者严可均、潘祖荫旧藏文献1324。相关数据库已上线“中华古籍资源库”供公开阅览24。


二、中国文物分类清单

1. 书画类(宋元至明清)

  • 宋代绘画

    • (传)边文进《海棠牡丹八哥鸟图》
      明代宫廷画家作品,以工笔重彩表现花鸟,反映明代“浙派”画风对日本的影响。细川家族通过江户时代贸易获得,曾被归类为“唐绘”122。
    • 佚名《松鹰图》
      南宋风格禅宗画,可能与牧溪画派相关,画面以水墨渲染松树与鹰的对比,体现“禅画”的简逸美学114。
  • 明清书画

    • 沈铨《芦雁图》
      清代画家沈铨(1682-1760)代表作,大尺幅绢本设色,融合写生与装饰性,因其技艺精湛被日本称为“舶来画家”1422。
    • 黄庭坚《伏波神祠诗》卷
      日本重要文化财,北宋书法珍品,原为细川家传世藏品,卷尾有明代项元汴鉴藏印22。
    • 其他作品
      包括吕纪(款)《花鸟图》、谢天游《青绿山水图》双幅、顾氏《咸阳宫图》等,多属明清宫廷或文人画体系22。

2. 青铜器类

  • 战国金银错狩猎纹铜镜
    直径17.5厘米,镜背以金银错工艺表现六组狩猎场景,工艺精湛,为战国晚期贵族用具,可能通过唐代遣使流入日本16。
  • 其他青铜器
    搜索结果未明确列出其他青铜器明细,但永青文库藏有部分商周礼器,需通过特展或出版物进一步确认2125。

3. 陶瓷类

  • 元代青花瓷
    部分藏品源自山中商会及藤冈了一旧藏,包括缠枝莲纹器等,曾于1981年永青文库展展出1927。
  • 清代斗彩梵文杯
    雍正年制,仿成化风格,外壁绘缠枝莲托梵文,底款“大清雍正年制”,原为细川护贞(永青文库创始人)私人收藏27。

4. 佛教艺术类

  • 南朝宋元嘉十四年(437)韩谦造像
    金铜佛像,呈现南朝秀骨清像风格,与同期龙门石窟造像风格呼应,是研究佛教艺术东传的重要实物25。
  • 其他佛教文物
    包括唐代鎏金法器及宋元佛画,具体明细需查阅《细川护贞收藏展》图录2527。

5. 玉器与其他

  • 明清玉器
    以文房用具为主,如笔洗、印玺等,工艺受苏州玉雕影响,部分带有“子冈”款30。
  • 杂项
    包括漆器、文房四宝等,如明代剔红盒、清代象牙雕笔筒21。

三、特展与学术资源

  1. 近年特展

    • 2025年“细川家传承的文化瑰宝”展:展出《海棠牡丹八哥鸟图》《芦雁图》等书画14。
    • 1981年“永青文库展”:聚焦青铜器与瓷器27。
  2. 出版物与数据库

    • 《永青文库中国名画集》:收录主要书画藏品及学术分析22。
    • 中国国家图书馆“日本永青文库捐赠汉籍”数据库:可在线查阅部分文献24。

四、获取完整目录的途径

  1. 官方渠道

    • 联系永青文库学艺部(电话:+81-3-3941-0850)申请学术查阅10。
    • 查阅《细川护贞收藏展Ⅱ》等出版物27。
  2. 研究限制

    • 约40%文物未公开电子化,部分仅通过特展亮相1522。
    • 部分藏品归类模糊,如“东洋艺术”大类可能混入日本仿作1。

如需更精准的某类文物清单,建议提供具体年代或类别范围以便定向检索。

Tags:

很赞哦! ()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文章评论

点击排行

本站推荐

站点信息

  • 开通时间:2019-10-12
  • 当前版本号:V5.4.0 ; 版本历史
  • 最后更新:2025-6-5
  • 本平台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类似于facebook及twitter的平台;不同的是,它杜绝一切假新闻,提供真实、理性、诚实、可靠、安全、没有偏见的资讯平台。欢迎更多的朋友加入我们!

  • 文章统计1128篇文章
  • 标签管理标签云
  • 统计数据百度统计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