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消灭日本消灭日本

汉代画像石,被日本劫掠

2025-08-03【消灭日本】人已围观 MP3

简介智能模式 回答完成
搜索全网20篇资料

日本劫掠中国汉代画像石的历史与现状

一、系统性掠夺背景

  1. 战时掠夺机制
    日本侵华期间(1931-1945年)通过《战时清国宝物收集办法》和《敌产管理办法》建立国家级的文物掠夺体系,士兵在指挥官监督下可合法劫掠中国文物6。仅抗战期间就有741处古迹被毁,碑帖类文物被劫9300余件8。
    • 东亚考古学会等机构以“考察”为名,对山西云冈石窟、牡丹江渤海遗址等实施毁灭性挖掘9。
    • 东京国立博物馆现藏中国文物超1万件,其中包含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考古出土文物7。
  1. 汉代画像石的特殊遭遇
    汉代画像石因体量庞大,多被就地破坏或用作建筑材料。1919年山西离石左表汉墓因洪水暴露后,14块画像石遭村民哄抢,部分可能流入日本私人收藏2。
    • 日军对墓葬壁画采取临摹后毁坏原件的模式,如1931年营城子汉墓壁画被剥离运日5。

二、已知流失案例

  1.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中国石刻
    该馆东洋馆二层设中国考古专区,展出111件早期文物,但未明确标注是否包含汉代画像石7。
    • 日本博物馆普遍存在“不标注来源、禁止拍照”的隐匿行为,如唐代海砚纹铜镜被列为日本国宝却隐匿掠夺史1。
  1. 其他机构收藏疑云
    • 庆应义塾大学档案室藏有日军劫掠六朝墓文物的现场照片,可能涉及汉代石刻8。
    • 京都恩赐博物馆接收过日本探险队从中国西部盗取的7531件文物,含北魏至唐代墓志铭及伏羲女娲画像石5。

三、追索困境与证据链

  1. 战后统计缺失
    1946年国民政府编制的流失文物目录仅记录15245件有明确信息的文物,大量汉代画像石因无档案记录难以追讨8。

    • 东京国立博物馆等机构拒绝公开部分中国文物来源档案7。
  2. 学术研究线索
    吕梁市博物馆藏“火牛阵”画像石(公元150年)的发掘记录显示,同期墓葬文物曾遭系统性破坏,部分可能经古董商倪玉书等渠道流入日本29。

四、现状与反思

目前日本各大博物馆藏中国文物超360万件,其中11件被列为日本国宝4。汉代画像石作为汉文化实证,其流失反映了战争对物质文化遗产的摧残3,而国际社会对文物归还的呼吁与日本方面的回避态度形成持续张力6。


Tags:

很赞哦! ()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文章评论

点击排行

本站推荐

站点信息

  • 开通时间:2019-10-12
  • 当前版本号:V5.4.0 ; 版本历史
  • 最后更新:2025-6-5
  • 本平台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类似于facebook及twitter的平台;不同的是,它杜绝一切假新闻,提供真实、理性、诚实、可靠、安全、没有偏见的资讯平台。欢迎更多的朋友加入我们!

  • 文章统计1123篇文章
  • 标签管理标签云
  • 统计数据百度统计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