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消灭日本消灭日本
至1941年,冯平山图书馆藏书量已超百万册;日军占领香港后,4.7万册(1.2万+3.5万),那其余的书去哪儿了?
2025-08-04【消灭日本】人已围观
MP3
简介智能模式 回答完成
深度思考完成 用时74秒,搜索全网30篇资料
日军劫掠香港冯平山图书馆及中央图书馆藏书去向分析
一、明确被劫掠书籍的流向
-
运往日本的核心部分
- 冯平山图书馆1.2万册珍本和中央图书馆寄存的3.5万册典籍(含《四库全书》部分)被标注“东京参谋本田御中”,经满铁调查部转运至日本,现存于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原东京帝国图书馆)219。
- 日本学者长泽规矩也曾在1943年负责整理这批古籍,但未完整记录具体分类及去向,战后仅归还少量书籍13。
-
其他日本机构的分散收藏
- 部分书籍可能藏于东京大学、皇室书陵部等机构。例如东京大学现存明刻本《萧曹遗笔》、南宋《仪礼经传通解》等中国古籍,部分来源与战时劫掠相关22。
- 日本《战时窃取文化财产调查报告》显示,1943年从中国运走的文物典籍达360万件,但未明确具体机构分配3。
二、剩余书籍的可能去向
-
战时损毁与散佚
- 日军劫掠过程中存在系统性破坏行为。例如1932年日军炸毁上海商务印书馆,导致46万册古籍焚毁;南京沦陷期间170万册图书损失1020。香港劫掠中部分书籍可能因运输或仓储存放不当损毁。
-
香港本地留存与转移
- 冯平山图书馆馆长陈君葆等曾竭力保护部分馆藏,1946年记录显示仍有书籍留存香港,但具体数量不明1。
- 中央图书馆部分藏书可能通过战时秘密转移留存,如郑振铎等人组织的文献抢救行动曾将3万册精华本暂存香港,但最终仍被日军截获1825。
-
战后归还与追索情况
- 1947年日本归还南开大学图书190箱,但冯平山图书馆和中央图书馆的归还记录不完整,战后仅约6%的劫掠文献被返还410。
- 日本皇室及部分大学机构仍藏有未公开的中国古籍,例如皇室书陵部的明清孤本和内阁文库新增的劫掠藏品19。
三、数据统计与历史影响
- 总量对比:冯平山图书馆原藏超百万册,中央图书馆寄存书籍数量庞大,但明确去向的仅4.7万册(1.2万+3.5万),其余可能分散于日本机构、损毁或留存香港13。
- 长期影响:劫掠导致中华文化记忆断裂,例如《四库全书》部分散佚,战后追索因政治局势受阻,至今仍有大量文献未回归1013。
综上,剩余书籍去向需进一步核查日本机构内部档案及香港本地战时记录,但多数可能已永久流失或仍藏于未公开的日本收藏中。
Tags:绥靖主义与和平主义 失败主义 “普世价值观”的价值 葛剑雄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什么是人权 自然法则 古埃及象形文字 文字及进化与比较 文字的起源 金字塔模型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