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消灭日本消灭日本

京都泉屋博古馆藏的中国文物,列出明细清单

2025-06-16【消灭日本】人已围观 MP3

简介DeepSeek-R1 回答完成
深度思考完成 用时19秒,搜索全网24篇资料

藏有中国文物的日本机构、个人,列出所有的

列出京都泉屋博古馆藏的所有青铜镜
列出京都泉屋博古馆藏的所有编钟目录
青铜武器15件,含商周战斧、戈等,京都泉屋博古馆藏的,全部列出来

车马具及装饰品,京都泉屋博古馆藏的,列出全部明细

泉屋博古馆‌、‌京都泉屋博古馆‌和‌住友泉屋博古馆‌,均指同一机构,即由日本住友家族创建,属于住友财团私有。以中国古代青铜器为核心藏品的博物馆,其藏品数量达500余件,其中不乏被列为日本国宝的重器25。以下是其重要馆藏中国文物明细:
 

总结清单要点:​

类别

时代

代表性器物

备注

青铜酒器

商周

夔神鼓、虎卣、鸱鸮尊、牺首方尊、令方彝

镇馆之宝核心,世界级藏品

青铜食器

商周

各种鼎、簋、鬲

体系完整,品质极高

青铜水器/乐器

春秋战国

螭文盘、镶嵌狩猎纹壶、井叔钟(编钟)

展现春秋战国新工艺

铜镜

海兽葡萄镜

唐代铜镜代表作

石雕/佛像

北齐

响堂山如来立像(大理石)

海外重要佛教石刻

书画

宋/明

传牧溪《渔村夕照图》、文徵明《赤壁赋图》

文人画精品

一、青铜器类(商周时期为主)

  1. 见卣

    虎食人卣‌(商代)

    • 规格:通高35.7厘米,重5.09千克
    • 特点:全球仅存两件(另一件藏于巴黎),造型为虎抱人状,出土于湖南宁乡12。
    • 虎卣(虎食人卣)​​: 商代晚期。另一件“镇馆之宝”。造型为一只猛虎怀抱并欲吞噬一人,寓意神秘,学术界有多种解释(如通神、图腾、辟邪等)。此器工艺复杂,举世无双,共有两件,另一件藏于法国赛努奇博物馆。
  2. 牺首方尊​: 商代晚期。体型巨大,造型端庄,四面饰有牺首(牛头),纹饰繁缛华丽,是商代方尊中的极品。

    令方彝​: 西周早期。器内有长篇铭文,记录了重要的历史事件,是研究西周历史与册命制度的宝贵资料。

    夔神鼓(夔神鼓)(商代)

    • 特点:商代晚期。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形制巨大,是一件极其罕见的青铜鼓,纹饰神秘威严;现存唯二商代青铜鼓之一(另一件为湖北崇阳铜鼓,在中国湖北省博物馆),鼓身厚仅3-5毫米,贴鳄鱼皮,原为圆明园旧藏12。
  3. 鸱鸮尊(鴞尊)​​: 商代晚期。造型为一只站立的猫头鹰,生动可爱,纹饰精美,是商代动物形青铜器的代表作。

    蝉纹俎‌(商代)

    • 特点:礼器,饰蝉纹、夔纹及兽面纹,用于祭祀时摆放祭品16。
  4. 夔纹鬲​: 商代晚期。纹饰清晰,保存状态极好。

  5. 井叔钟​: 西周中期。一套编钟中的重要一件,有长篇铭文。
  6. 多种鼎、簋、盨​: 收藏有从商到周各个时期、各种器型的鼎和簋,如伯矩鼎夔纹方鼎等,展现了青铜鼎的演变。
  7. 骉氏羌钟‌(西周)

    • 数量:馆藏12件(全套14件,另2件在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 铭文:5枚铸61字长铭,9枚铸4字短铭,记载铸造于东周威烈王二十二年110。
  8. 大史友甗‌(西周)

    • 规格:高52.2厘米
    • 背景:属“梁山七器”之一(其余分散于中日美博物馆,一件在天津博物馆)110。
  9. 螭文盘​: 春秋时期。盘内装饰有精美的浮雕螭龙,工艺精湛。

  10. 镶嵌狩猎纹壶​: 战国时期。采用错金银镶嵌工艺,描绘了生动的狩猎场景,反映了战国时期的新风格。
  11. 编钟​: 收藏有多套珍贵的编钟,如上述的井叔钟,是研究中国古代礼乐制度的实物证据。

    宰椃角‌(商代)

    • 地位:青铜礼器代表,铭文记载商王赏赐宰椃之事6。
  12. 蛙蛇纹盘(春秋)

    • 春秋时期长江流域青铜艺术的缩影,其自然题材、象征体系及技术风格,既区别于中原礼器,又串联起边疆文化的共性,成为解读古代生态观念与区域交流的关键物证。
    •  
    • ‌虢叔旅编钟‌(西周晚期)
      关联:原组7件,泉屋存第六钟,铭文与上海博物馆藏第二钟衔接2
    •  
  13. 螭纹甗(西周)

    • 西周中期后,甗成为贵族礼器组合(鼎、簋、甗、豆)的核心之一,象征身份等级。
  14. 虎鸮觥(商代后期)

    • 通高24.8厘米,重2.91千克。器物长轴的一端为宽大的流,相对的另一端有很大的鋬。器形为与虎以背相靠的鸱鸮(流所在一端为虎,鋬所在一端为鸱鸮)。流口上覆器盖的顶端用虎头表示。虎和鸱鸮的头部生出一对扁平的大耳。鸱鸮的喙很尖锐,虎齿为透雕而成,随处可见立体的造形。盖顶部自虎耳到鸱鸮耳之间有连续的鱼鳍状装饰。鋬的上边为有两耳的鸟头,鋬的两侧有双翼。表面整体覆盖绿色和青色的锈,部分区域有砂附着。
  15. 见卣(西周)

    • 纹饰融合龙、凤元素,体现西周早期神兽纹的转型特征。
    • 富锡工艺罕见,反映西周金属配比技术的成熟。
  16. 凤柱斝‌(商代)

    • 通高49.5厘米,重5.39千克。体量大,器身深,略微外侈的口径与器体之间构成明显的折角。底分裆,下承较大尖足。器侧壁有大鋬,口沿上的一对方柱顶饰较大的凤形饰,鋬根对应的内壁上有纽扣状突起。分为三裆的器身下半部分各置大的饕餮纹,角端翘出器壁。表面整体呈深绿色和黄绿色混杂的色调, 散见含砂的褐色附着物。

二、书画类(宋至清代)

  1. 《潇湘八景图·渔村夕照图》‌(南宋牧溪)
    修复:2025年特展首展10
    传为南宋著名画家牧溪所作,体现了禅宗绘画的简淡、空灵意境,对日本水墨画影响极大。

    《前后赤壁赋图卷》​​: 明代画家文徵明的作品。

    《秋野牧牛图》‌(南宋,阎次平)

    • 被日本定为国宝级文物,描绘田园牧牛场景16。
  2. 《安晚帖》‌(清代,八大山人)

    • 特点:八大山人晚年杰作,水墨写意精品56。
  3. 《花卉杂画卷》‌(明代,徐渭)

    • 风格:泼墨大写意花鸟代表作6。
  4. 《黄山图卷》《庐山观瀑图》‌(清代,石涛)

    • 价值:石涛山水画重要系列6。

三、其他重要藏品

  • 错金银螭梁盉(“盉”读作hé)(战国):酒器,以错金银工艺装饰螭龙纹3。
  • 匽侯旨鼎‌(西周):食器,铭文涉及燕国史料3。
  • 青铜镜‌:汉至六朝铜镜213面,为海外最大规模收藏之一26。馆藏有从战国到唐代的各类铜镜,其中以海兽葡萄镜​(唐代)最为精美和著名,体现了唐代铜镜铸造的巅峰工艺。
  • 错金银兽尊(战国)
  • 编钟:除骉氏羌钟外,另有成套礼乐编钟6
  • 瓷器​: 包括宋代的青瓷、明清的五彩青花瓷等,但非主要收藏方向。
  •  
  • 舍利容器与佛具‌
    唐代贴银镀金双鸾镜15
    北宋错金银兽尊15
  •  
  • ‌虢叔旅编钟‌(西周晚期)
    关联:原组7件,泉屋存第六钟,铭文与上海博物馆藏第二钟衔接2
  •  
  • 青铜武器15件,含商周战斧、戈等2
  • 车马具及装饰品34件2
  • 汉唐    仁寿狻猊镜(唐)    狻猊(狮子)浮雕纹饰5
  • 战国至六朝    错金银镶嵌镜(多件)    复合工艺镜,部分含铭文25
  • ‌金铜佛像‌:北魏至唐代佛造像,含舍利容器78
  • 佛像与石雕 ​如来立像(大理石)​​: 北齐时代。来自中国河北响堂山石窟,是北齐佛教石刻艺术的典范,线条流畅,造型静谧庄严,是海外收藏的中国佛教艺术珍品之一。

  • 其他金铜佛​: 收藏有南北朝至唐代的小型金铜佛像,工艺精湛。

  • ‌北魏弥勒佛立像‌
    来源:原属中国北方石窟13

  • ‌佛画‌:高丽时代《水月观音像》(1323年)7
    ‌佛具‌:唐宋时期香炉、经匣等8
  • ‌茶道具‌:唐宋茶釜、明清紫砂壶(数量未公开)3
  • ‌文房具‌:明清笔筒、砚台等7
  •  
  • ‌名窑瓷器‌

    ‌宋代建窑曜变天目盏‌
    地位:全球仅存三件之一,釉色幻变如星空711
    ‌南宋油滴天目茶碗‌(建窑)
    特点:釉面金属光泽结晶斑7
    ‌唐代蓝釉带盖罐‌
    工艺:低温铅釉陶器7

  • ‌明清瓷器‌

    明代青花花卉纹盘8
    清代粉彩梅树纹盘11
  •  

‌:该馆自2024年1月起闭馆整修,预计2025年春季重新开放,期间部分藏品曾于奈良国立博物馆特展展出2。

重要提示‌:泉屋博古馆自‌2024年1月起闭馆整修‌,部分藏品于2024年7月-9月在奈良国立博物馆“名宝展”临时展出4。当前完整藏品目录未见公开披露,以上统计基于该馆历年展览及学术出版物25。

Tags: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社会   新年礼物   国家的安全观   提高素养、培养高尚情操、健全人格   所谓的“犹太”是个宗教概念   战略缓冲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直觉与自觉

很赞哦! ()

随机图文

文章评论

点击排行

本站推荐

站点信息

  • 开通时间:2019-10-12
  • 当前版本号:V5.4.0 ; 版本历史
  • 最后更新:2025-6-5
  • 本平台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类似于facebook及twitter的平台;不同的是,它杜绝一切假新闻,提供真实、理性、诚实、可靠、安全、没有偏见的资讯平台。欢迎更多的朋友加入我们!

  • 文章统计1169篇文章
  • 标签管理标签云
  • 统计数据百度统计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