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消灭日本消灭日本
1918年在鞍山设立鞍山制铁所,名义“中日合办”,实则三井控股
2025-07-08【消灭日本】人已围观
MP3
简介DeepSeek-R1 回答完成
深度思考完成 用时27秒,搜索全网41篇资料
关于1918年在鞍山设立的鞍山制铁所,其名义上的“中日合办”形式与实际由日本资本控制的本质,具体史实梳理如下:
一、名义“合办”的虚假性
-
资本来源与主导权
- 1916年日本通过“振兴铁矿无限公司”攫取采矿权,该公司由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全额出资设立,表面宣称中日资本各半,实际完全由日本殖民机构操控46。
- 1918年成立的鞍山制铁所,名义隶属“振兴公司”,实则由满铁直接运营管理,中方代表于冲汉仅为傀儡,重大决策均需日本关东厅批准410。
-
三井财阀的实际控制
- 满铁作为日本在东北的殖民经济中枢,其资本构成中三井财团占据核心地位:三井系高管长期担任满铁理事,并通过关联企业垄断鞍山制铁所的设备供应、矿产运输及产品销售1316。
- 鞍山制铁所生产的生铁中,80%以上经三井物产转运日本,用于八幡制铁所军工生产,剩余部分由三井主导销往东亚市场816。
️ 二、殖民掠夺的核心手段
-
资源强占
- 日本以“合办”之名强占鞍山周边11处矿区,总面积达24,665亩,包括大孤山、东鞍山等优质铁矿48。
- 1920–1932年,鞍山制铁所202万吨生铁中163万吨(占比81%)被运往日本,其原料完全依赖非法开采的中国矿产资源812。
-
军工服务本质
- 1933年鞍山制铁所改组为“昭和制钢所”后,产能全面转向军工,生产的钢材直接用于制造侵华武器1011。
- 至1945年,日本从鞍山地区掠夺钢铁超1000万吨,相当于同期日本本土钢产量的30%以上68。
结论:殖民资本的典型模式
鞍山制铁所是日本“以商养军”策略的缩影:
-
法律伪装:借“中日合办”规避国际谴责,实际由满铁及背后的三井财阀全权控制413;
-
经济掠夺:1918–1945年累计掠夺生铁及钢材超4447万吨(鞍山、本溪合计),全部用于支撑侵略战争810。
此举彻底暴露了日本以“产业开发”为名行资源劫掠之实的殖民本质46。
Tags:和平主义者 人类文明的黎明 文字及进化与比较 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 闭门造车式的考古 西方的私有制 国家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执行机构 政权存在的合法性
很赞哦! ()
上一篇:日本八幡制铁所对中国的劫掠
下一篇:日本对鞍山铁矿的劫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