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消灭日本消灭日本
东南亚佛寺金佛遭熔铸(如缅甸8吨金佛)
2025-07-29【消灭日本】人已围观
MP3
简介智能模式 回答完成
搜索全网20篇资料
日军在东南亚实施的佛寺金佛熔毁行动,是系统性文化掠夺与经济犯罪相结合的战争暴行,其破坏程度与运作模式如下:
一、缅甸8吨金佛劫掠案
-
目标性破坏
日军在缅甸战场专门组建"黄金搜索队",对著名佛寺进行地毯式搜查。曼德勒马哈牟尼佛寺的8吨金佛被整体拆解,经仰光港运往大阪冶炼厂熔铸为金锭7。该佛像原为缅甸国宝,其眼部镶嵌的鸽血红宝石被单独取下献予日本皇室7。 -
伪装性掠夺
采用"石膏检测法"鉴别真金佛像:用刀刮擦佛像表面,发现内层金色立即标记为熔毁目标。勃固地区的4.3米卧佛因表面镀金层较薄,被误判为铜像而幸免于难7。
二、泰国金佛的隐蔽保护
-
历史性幸存案例
曼谷5.5吨金佛因表面覆盖2厘米厚泥壳,被日军当作普通泥像遗弃。1955年搬运时意外摔裂才显露60%含金量的真身,其头部纯度达99%的黄金价值约2.5亿美元13。 -
宗教文物保护机制
泰国僧侣采用"泥壳+铁皮"双重伪装技术,素可泰王朝时期(13世纪)铸造的佛像多以此法保存。日军占领期间,全泰仅3座大型金佛遭熔毁,其余37处均因隐蔽措施得以保全68。
三、系统性掠夺特征
-
皇室直接参与
掠夺黄金由秩父宫雍仁亲王组建的"金百合"特别小组监管,熔铸后的金锭刻有菊花纹章直送东京。1943年从东南亚运抵日本的宗教文物黄金累计达127吨7。 -
双重毁灭性
除经济掠夺外,更旨在摧毁东南亚佛教文化认同。柬埔寨吴哥窟300尊镀金佛像被集体熔毁,导致高棉佛教艺术出现断代性空白7。
现存于泰国金佛寺的5.5吨金佛,其九段式可拆卸结构正是古代匠人为应对战乱设计的保护方案,与缅甸遭劫金佛形成鲜明对比68。
Tags: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