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消灭日本消灭日本
唐代渤海国碑刻(双佛并坐石像)
2025-08-02【消灭日本】人已围观
MP3
简介智能模式 回答完成
搜索全网18篇资料
唐代渤海国双佛并坐石像是研究该时期佛教艺术与历史的重要实物遗存,其特点及背景可概括如下:
一、文物特征
-
造型风格
石像主尊为二佛并坐于方形台座,身着交领僧衣,外披双肩大衣,衣褶呈圆弧平行排列,具有典型的6世纪北朝造像特征1。这种风格与唐代中原造像技法一脉相承,体现了渤海国与中原文化的紧密联系2。 -
材质与工艺
渤海国造像材质多样,包括石、铜、铁、陶及铜胎鎏金等,而双佛并坐石像为石质雕刻,表面可能施有墨、赭、绿、青等彩绘2。其衣纹璎珞雕刻简练流畅,与唐代中原造像的洗练技法相似23。
二、历史背景
-
渤海国佛教文化
渤海国(698—926年)作为唐代羁縻政权,佛教文化兴盛。其都城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宁安)遗址内发现十处寺庙遗存,出土大量佛像,双佛并坐石像即其中之一23。这些造像反映了渤海国对唐代佛教艺术的继承与融合。 -
文物回归事件
该石像原出土于吉林省渤海国遗址,日本侵华时期被以伪满洲国名义非法盗掘。二战结束后,随日本第5批归还文物回归中国,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编号带有“中日”标识1。同期回归的文物共1275件,多数为战时流失的东北地区珍贵遗存1。
三、学术价值
- 艺术史研究:双佛并坐石像融合北朝与唐代风格,是渤海国佛教艺术多元性的典型例证12。
- 历史考证:其出土位置与形制为渤海国宗教政策、文化交流提供了实物依据23。
Tags: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