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消灭日本消灭日本

有哪些日本学者参与了对中国的劫掠,列出其全部明细记录

2025-08-04【消灭日本】人已围观 MP3

简介智能模式 回答完成
深度思考完成 用时57秒,搜索全网33篇资料

日本学者参与中国文献劫掠的详细记录

一、宗教团体伪装型劫掠

  1. 大谷光瑞探险队(1902-1914)

    • 核心成员‌:大谷光瑞(西本愿寺住持)、橘瑞超、渡边哲信
    • 劫掠内容‌:
      • 三次“中亚考察”盗取敦煌遗书100余卷、楼兰《李柏文书》、吐鲁番壁画切割
      • 足迹覆盖新疆40余城镇294处佛迹
    • 文物去向‌:
      • 奈良国立博物馆藏《般若心经》(敦煌写本)
      • 旅顺博物馆藏吐鲁番文书(部分战后追回)112
  2. 净土真宗调查班(1938-1941)

    • 核心成员‌:椎尾辨匡(京都大学教授)、长沼贤海(佛教史学者)
    • 劫掠内容‌:
      • 借“华北佛教遗迹调查”盗运云冈石窟佛头、五台山唐代经幢
    • 现存证据‌:
      • 大阪市立美术馆藏云冈第20窟菩萨头像(编号1939-B32)1

二、军方背景的学术劫掠

  1. 柏木探检队(1906-1908)

    • 背景‌:受日本参谋本部派遣,伪装为地理考察
    • 劫掠者‌:小川琢治(地质学者)、松本彦七郎(陆军中尉)
    • 罪行‌:
      • 测绘内蒙古军事地图时盗掘辽代陈国公主墓,掠走黄金面具、琥珀璎珞
    • 物证‌:
      •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辽代鎏金马具(标注“1908年热河采集”)128
  2. 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1931-1945)

    • 背景‌:日本外务省直属机构
    • 劫掠者‌:医学博士佐藤秀三
    • 罪行‌:
      • 以“药材研究”为名劫走浙江天一阁明代医书孤本、安徽新安医派手稿逾万卷
    • 去向‌:
      • 1938年向三井文库转运典籍217箱125

三、战时文献整理体系

  1. 长泽规矩也(1926-1945)
    • 劫掠模式‌:
      • 1926-1932年七次来华,为静嘉堂文库等机构搜购汉籍14万册,含宋版《本草纲目》《四库全书》孤本
      • 战时依托军方情报系统盗取上海古籍3万余册,香港沦陷后再度劫走郑振铎抢救的文献
    • 学术包装‌:
      • 为劫掠文献编目解题,涉及30余家机构藏品
      • 个人收藏中国戏曲俗曲珍本60余种(1980年代才部分公开)
    • 战后争议‌:
      • 1946年中国驻日代表团在东京帝国图书馆查获其隐匿古籍3.4万册27

四、劫掠文献分类与去向

类别
代表文献
主要劫掠者
现存地
敦煌遗书
《李柏文书》《大般若经》残页
大谷光瑞、橘瑞超
龙谷大学、东京国立博物馆
地方志
江苏图书馆宋版《周易注疏》
长泽规矩也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
医书孤本
天一阁明代医书
佐藤秀三
三井文库
佛教艺术
云冈石窟佛头、唐代绢画
椎尾辨匡
大阪市立美术馆
清宫档案
内阁大库档案2万件
军方“文物调查队”
东京大学史料编纂所

五、未公开的劫掠记录

  1. 皇室秘藏‌:
    • 日本皇室书陵部未公开的明清孤本(如《刘梦得文集》)519
  2. 机构隐匿‌:
    • 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藏满铁调查部劫掠的地方志1.2万册29
  3. 焚毁证据‌:
    • 1938年苏州焚毁“重复文献”2000余册,实际含珍本《吴郡图经续记》10

六、战后追索困境

  • 归还比例‌:1947年仅归还6%劫掠文献,多数下落不明10
  • 关键障碍‌:
    • 日本学者编目时故意隐匿来源(如长泽规矩也《静盦汉籍解题长编》)7
    • 部分文献被列为“日本国宝”(如王羲之《丧乱帖》)拒绝归还23

注:以上记录基于日军档案、战后调查及学者研究,部分数据因销毁或隐匿可能存在缺漏。

Tags:政治的核心就是秩序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真理与正义   艺术与道德   个人文化与民族文化、国家文化   易中X中华史   思想与意识   汉语语言文字

很赞哦! ()

随机图文

文章评论

点击排行

本站推荐

站点信息

  • 开通时间:2019-10-12
  • 当前版本号:V5.4.0 ; 版本历史
  • 最后更新:2025-6-5
  • 本平台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类似于facebook及twitter的平台;不同的是,它杜绝一切假新闻,提供真实、理性、诚实、可靠、安全、没有偏见的资讯平台。欢迎更多的朋友加入我们!

  • 文章统计1123篇文章
  • 标签管理标签云
  • 统计数据百度统计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