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消灭日本消灭日本
日军成立“华中文物委员会”等组织,在南京、苏州、杭州等地系统性洗劫公私收藏
2025-07-18【消灭日本】人已围观
MP3
简介智能模式 回答完成
搜索全网19篇资料
日军在侵华期间确实成立了多个专门机构对华中地区文物进行系统性掠夺,其中“华中文物委员会”是1937年南京沦陷后成立的秘密组织,负责按清单洗劫南京、苏州、杭州等地的公私收藏1。这一掠夺行为具有高度组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掠夺机构的组织架构
-
军方主导的专门委员会
除“华中文物委员会”外,日军还成立了“中支占领地区图书文献接收委员会”(又称“华中占领地区图书文献接收委员会”),动用士兵367人、特工220人,强征中国劳工830人,对南京70余处文化机构实施洗劫23。该委员会在进攻南京前便已组建,凸显其预谋性5。 -
分级操作体系
- 前线部队按“文物调查团”编制的清单搜刮
- 后方设立“书籍整理委员会”对劫掠文献分类(1938年3-8月分为11类)
- 通过满铁调查部等机构将文物经铁路网络运往日本36。
二、重点掠夺区域与方式
-
南京的文化灭绝
- 中央研究院、国立中央图书馆等机构88万册典籍被分310车次运走,数量超过当时日本帝国图书馆馆藏3。
- 私人藏书如卢冀野、古筱轩等收藏家的珍本遭焚毁或打包运日,南京损失总量达148619册3。
-
苏杭等地的协同洗劫
- 无锡县立博物馆2000余件金石书画被洗劫一空3。
- 日军在苏州、杭州仿照南京模式,对藏书楼、博物馆实施“学术调查”式盗掘16。
三、掠夺的战略意图
-
文化解释权争夺
日本学者曾刻意篡改中国历史(如污蔑尧舜禹为器物),通过掠夺文献实施“欲亡其国,先灭其史”的文化战略34。 -
国家犯罪的三重维度
- 顶层设计:1894年《战时清国宝物收集办法》确立掠夺纲领
- 机构协作:文部省、军部、外务省共同参与
- 民间合谋:东亚考古学会等以学术为名行盗窃之实26。
这些掠夺行为造成中国文化遗产不可逆的损失,仅南京一地被劫图书即达90万册,部分珍本至今仍藏于日本皇宫与大学机构57。
Tags:俄罗斯与乌克兰 盛极而衰的历史宿命 国际组织、世卫组织 集体优越感 西方最无耻的嘴脸 经济学与经济学家 伪经济学、伪经济学家 本书的纲目 美国佬不行了吗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