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消灭日本消灭日本

日本的“东亚考古学会”,都有哪些成员?

2025-09-16【消灭日本】人已围观 MP3

简介日本的“东亚考古学会”(1927年成立,1945年随日本战败解体)是20世纪上半叶日本对华进行考古调查与文物掠夺的主要机构之一。其核心成员主要包括以下学者:

日本的“东亚考古学会”(1927年成立,1945年随日本战败解体)是20世纪上半叶日本对华进行考古调查与文物掠夺的主要机构之一。其核心成员主要包括以下学者:

人物姓名

学会角色与学术背景

主要活动与影响

滨田耕作

学会核心发起人与实际主导者之一,京都帝国大学教授

被誉为“日本近代考古学之父”。曾主持发掘赤峰红山后遗址​(1935年),其活动为“红山文化”的命名奠定了基础,但也导致了中国文物的流失。

原田淑人

学会核心发起人之一,东京帝国大学教授

主持发掘了牧羊城遗址​(1928年)、邯郸赵王城遗址​(1940年)等。其活动范围广泛,但同样具有为日本文化侵略服务的性质。

驹井和爱

东京帝国大学研究员,原田淑人的学生与重要合作者

参与了学会多次在华考古活动,并与原田淑人合著了《牧羊城》、《东京城》等调查报告。

关野贞

著名建筑史学家,东京帝国大学教授

虽更多精力投入于“东方文化学院”,但其对中国建筑的大规模调查(成果见《中国文化史迹》)与学会活动在背景和目的上存在交集,共同服务于日本对华文化调查与掠夺。

江上波夫

年轻一代成员,后成为著名考古学家

1930年代以“伪满洲国留学生”身份来华,重点考察了中国长城及内蒙古地区的遗迹。

学会的主要活动与特点

该学会自1927年成立后,开展了一系列在中国境内的“考古调查”,其活动主要集中在日军占领区(中国东北、内蒙古等地),并严重依赖日本关东军的协助。其主要活动包括:

  • 1927年​:与民国考古学会联合成立“东方考古学协会”,并旋即发掘了辽宁貔子窝(今皮口镇)附近的单砣子等遗址​。

  • 1928年​:由原田淑人主持发掘了牧羊城遗址​。

  • 1935年​:由滨田耕作主持发掘了赤峰红山后遗址​。

  • 1939年​:在日军协助下盗掘了辽圣宗永庆陵,对陵墓壁画等文物造成了破坏性掠夺。

这些活动名为“学术”与“中日联合”,但中国学者后期多退出,且其本质是在未经中国政府授权的情况下进行的文化掠夺,​对中国的文化遗产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

历史背景与性质

需要注意的是,此“东亚考古学会”(1927-1945)与当代国际学术组织“东亚考古学会(SEAA)​”​无任何关联。后者成立于1996年,是一个跨国界的学术平台,中国学者也参与其中并担任职务。

历史上的这个“东亚考古学会”,其成立与活动深受当时日本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影响。它实质上是日本外务省“文化事业部”支持下的官方机构,旨在系统性地在中国进行考古调查,其成果常被用于为日本的殖民扩张提供所谓“历史依据”。因此,该学会的活动是日本对华文化侵略的一部分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你了解这个学会的基本情况。

Tags:

很赞哦! ()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文章评论

点击排行

本站推荐

站点信息

  • 开通时间:2019-10-12
  • 当前版本号:V5.4.0 ; 版本历史
  • 最后更新:2025-6-5
  • 本平台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类似于facebook及twitter的平台;不同的是,它杜绝一切假新闻,提供真实、理性、诚实、可靠、安全、没有偏见的资讯平台。欢迎更多的朋友加入我们!

  • 文章统计1169篇文章
  • 标签管理标签云
  • 统计数据百度统计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